中国历史第47讲 元朝(上)

本课程录像回放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建立

蒙哥汗钓鱼城之战去世后,身在战事的忽必烈立即与南宋和谈,返回华北与留守蒙古本土的七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部分宗王和蒙汉大臣的拥立下自立为蒙古皇帝(又称蒙古大汗),年号中统。忽必烈登基后不久,阿里不哥在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召开库里尔台大会,被阿速台等宗王和大臣选立蒙古大汗,并获得钦察、察合台与窝阔台汗国的支持。争夺汗位战争最后于1264年8月21日由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稳固其位。

忽必烈汗为了成为中国皇帝而推行汉法,主要内容有改元建号,1267年忽必烈汗迁都中都(今北京市)。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汗公布《建国号诏》,采纳汉人儒士刘秉忠的建议,取《易经》中“乾元”之意,宣布新王朝为继承历代中原王朝的中华正统王朝,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建立元朝。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等国家机构;尊孔崇儒并大力发展儒学等推行汉法的政策。然而为了保留原蒙古制度,最后形成蒙汉两元政治。

1268年元世祖发起元灭宋之战,隔年3月,张弘范在崖山海战攻灭南宋海军,陆秀夫带着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亡。元朝统一中国地区,结束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520多年的分裂局面。

蒙古西征

蒙古西征,发生于13世纪蒙古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嗣在欧亚大陆和北非各地征战,领土在一百多年间迅速扩长,其领土幅度为历史上连续性版图最辽阔的国家。

第一次西侵,1218—1223年,成吉思汗率蒙军与花剌子模王国、高加索诸国、钦察人和俄罗斯诸国的战争。建立了察合台汗国。
第二次西侵,1235—1241年,窝阔台汗遣拔都等诸王率军征服伏尔加河以西诸国的战争。 建立了钦察汗国。
第三次西侵,1252年一1260年,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领十万大军攻灭木剌夷国、阿拔斯王朝、叙利亚阿尤布王朝的战争。建立了伊儿汗国。

四大汗国

四大汗国,是对蒙古帝国及其分裂后存在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这四个蒙古汗国的合称。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将大蒙古国的土地分给他的几个儿子。由于各个儿子则均听从成吉思汗的号令,故所封的汗国成为一个整体,服从大汗的领导。不过,随着成吉思汗三子、第二代的窝阔台大汗驾崩,蒙古各派系对大汗的继承人存在争论,一度形成了危机。后来在西征领导人拔都的支持下,蒙哥继承汗位,大汗之位于是由窝阔台家族转移至拖雷家族。作为对拔都的报答,蒙哥允许拔都建立的钦察汗国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

蒙哥1258年亲征南宋但失利,1259年卒于四川,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别于1260年集会自称为大汗。随后身在中原汉地的忽必烈与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开始展开了为期四年的内战,最终忽必烈胜利,并于1271年在中原正式建立元朝。然而,由于忽必烈的自行即位及“行汉法”主张,引起蒙古大多数宗派的强烈不满,拒绝承认忽必烈的汗位。原窝阔台和察合台派系在海都的带领下结盟反对忽必烈,逐渐形成独立的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并联合早已实际上处于独立地位的钦察汗国多次与忽必烈的元军进行交战,互有胜负。唯一承认忽必烈汗位的是其负责西征的弟弟旭烈兀。他宣布承认忽必烈的汗位,以换取忽必烈支持他建立伊儿汗国。

对外扩张

元朝灭宋后,忽必烈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如安南、占城、爪哇和日本等。1274年,元军侵日本遭遇飓风,日本称“文永之役”,但元军无功而还。1281年,元朝又分两路进攻日本,由忻都率蒙古军、汉军、高丽军从高丽东渡对马海峡,范文虎率新附军(元政府收编的南宋军队)从庆元(浙江宁波)浮海北进,史称“弘安之役”。元军在日本鹰岛遇飓风,战船多坏,将卒溺死者众,又遭日军掩杀,几乎全军覆没。

行省制度

元朝时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等级制度

四等人制度
第一等 蒙古人
第二等 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钦察、唐兀、畏兀儿、回回等,另外,蒙古高原周边的一些较早归附的部族,也属于色目人,如汪古部等。)
第三等 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国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晚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大理)人,东北的高丽人也是汉人。)
第四等 南人(最后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淮河以南不含四川地区的人民。)

还有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比如禁止汉人打猎、学习拳击武术、持有兵器(例如数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集会拜神、赶集赶场作买卖、夜间走路。“杀蒙古人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遇到征伐战争,差别待遇较平时更甚。1286年,为了进攻安南,征用全国马匹,色目人三匹马中只征两匹;而汉人的马,无论多少,全部征收。以后不断征马,每次如此,汉人的马就成为珍品。

马克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的足迹所至,遍及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他在《游记》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不错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以叙述中国为主的《游记》第二卷共82章,在全书中分量很大。在这卷中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忽必烈和北京的描述。

留下评论